- Published on
独立开发周记 116: 无法驾驭的 AI 就是头犟驴
- Authors
- Name
- WANG Shudao
- @iVulgur
2025,0428-0504
20 美元 !就差 20 美元!只要收入再下降 20 美元,我这个月就不会被 RevenueCat 扣款了,然而我还是被扣款了 25 美元!亏大了啊!
本周工作
没有更新现有的 App,还是在调研和写demo。
看了好多 HealthKit 的文档和 blog,最后发现还得是自己搞清楚 API 才能更好地指挥 AI 去干活。
终于给新 App 新建文件夹了。先是写了个 README,写明了整体需求、数据模型、所需要的库,尝试让 AI 一口气生成一个框架,结果酿成了一场灾难。生成代码倒是很痛快,一会就按照 README 把整个 App 的架构都弄好了,但是根本没法 build。我花了两天,各种 battle,最终也没能跑起来,只好放弃了,删掉后重新写。
- AI 总是重复生成一些数据模型,即使我在 rules 里面注明了
- AI 总是自己生成一些 mock 数据
- AI 是墙头草,即使我说的不对也会去照样实现,在我否定自我后它还是无脑执行
至此,我真心佩服那些「零编程基础」就能做出 App 并上架的人,他们虽然不懂开发,但是他们更懂如何驾驭 AI。
重新建立文件夹后,我放弃了让 AI 一口气写出一个 App 甚至一个页面的幻想,我让它一步步来写,我确认没问题后再写下一步。
独立开发者闲聊第一期
上周的周记里我说要每周找一个独立开发者来聊天,没想到周记刚发出去就立刻有一个独立开发者私聊报名,于是就约好了第二天聊一下。由于这是第一次闲聊,事先也没做任何准备,聊起来也是肆意放飞,结果一小时根本聊不够。
这位小哥做的是垂直领域的作品,我对这个领域是一无所知。虽然需求很小众,但是收入颇丰。小哥夫妇二人全职在做独立开发,有意思的是两人并没有在家工作,而是在外面租了一间办公室,每天两人就像上班一样。这样生活和工作完全隔离的做法我也想过,最简单的就是很多开发者喜欢的:去咖啡店办公,但是家里太舒服了,设备也齐全,我就懒得动弹了。
通过这次闲聊,我发现了他成功的几个因素:
- 他说了三次「被逼的」,被逼学编程,被逼学 iOS 开发,被逼学习产品经理的知识
- 虽然是「被逼的」,但是他毫无怨言,反而是主动承担任务,不怕麻烦
- 他乐于和用户直接交流,既可以了解真实的需求,还有利于新产品的冷启动
- 他的一个观点就是:把用户当做人,而不是流量
-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要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还是要不断推出新产品
正好我最近做新 App 的时候脑子里总是有些混乱,有些关键环节想不通,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在他的推荐下,我下单了几本产品经理方面的书,有电子版的我就直接加入书架。悬疑推理小说先放一放,得先学习一下如何做产品了。

代码之外
看了三个电影:
- 《雷霆特工队》,前面还算可以,最后一幕莫名其妙啊。感觉应该是有每一个人的内心闯关经历,但是都删掉了,只保留了叶莲娜的部分,导致严重的头重脚轻。个人打分三颗星。
- 《射雕英雄传》,很难想象只是徐克的作品,如果是挂名作品我就理解了。整部片子剧情上支离破碎,所有的对白都是对不上口型,也是莫名其妙。全片唯一有肢体接触的打戏就是马棚上黄蓉对华筝,其余所有的武打戏分都是气功和远程攻击。个人打分两颗星,一颗星给华筝,一颗星给开头的五绝 CG动画。
- 《逆行人生》,同是大龄程序员的我,多少有些共鸣和同感,但是不多。影片并没有深挖苦难的根源,很多被广泛讨论的社会问题都是一句话带过,反而是引向了人民内部矛盾,最后一场戏居然搞成了励志竞争,也是莫名其妙。
我在家基本上就是一直喝咖啡和气泡水。之前一段时间喝的是元气森林的维C橙味苏打气泡水,而且好久都没生病了,我就给自己一个理由是:维 C 补充得很足。最近补货的时候,发现元气森林新出了一个:茉莉青柠味的苏打气泡水,就下单了一箱尝尝。味道还不错,不甜,果味很轻很淡,非常接近无味的苏打水。
